一个可以免费发布合法广告和外链的外贸论坛

外贸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回复: 1

[转贴]看我国面料的水平差距

[复制链接]

98

主题

433

帖子

9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8
发表于 2004-12-27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4面料以其纷繁争艳成为中国纺织整个产业链提升的关键点。Sorona纤维面料、大豆纤维面料等新型纤维面料层出不穷,而经各种新方式处理的复合面料、涂层面料新鲜出炉并走俏市场,各种功能面料更是如雨后春笋,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愈加完美。    临近岁末,中国印染行业协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以下的信息:我国面料的出口金额已连续三年超过同期的进口金额,外贸顺差增长明显,整个行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面料的主要问题,还是产品结构的单调和产品档次的低下。从进出口统计看,我国出口面料的平均纤维成分为1.3种,而同时进口的国外面料平均纤维成分为5.6种。也就是说,我国的出口以单纤维纯纺和两种纤维混纺为主,而国外的进口面料,一般以7~8种纤维混纺为主。  从进出口产品的单价看,进口面料一般是我们出口面料的平均单价的3~5倍,刚好与混纺纤维比值的差距成正比。  纤维混纺成分越复杂,其构成面料的手感、性能和风格就越优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充斥国内市场的各种新型纤维,加以利用仿佛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业内人士对我国面料多种纤维利用的前景却忧心忡忡。  首先,是在面料企业一线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在新型纤维方面的知识不足,是妨碍新原料应用的第一个难题。  二是新型面料的设计往往从纱线设计开始,而我国直到目前为止,许多企业基本上还没有这个概念,更不要说在这方面配置相应的人才。  三是从纱线设计到织物设计,再到后整理加工,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能沟通并贯彻这个产业链的机制和体制目前尚不完备。  比如现在中国面料出口的主要渠道是大型印染企业,当他们从国外采购商那里得到订单后,开始在国内采购,而国内坯布企业一般只生产常规产品,对于一些成分比较复杂的面料坯布,纺织企业从试纺、试织开始,通常不能满足货物交期,所以这类的买卖往往是做不成的。  其实坯布厂也有苦衷,对于成分复杂的纱线品种,采购绝对是一个难题。而下单去定纺定织,成本高不说,交期也是一个大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面料成分一复杂,就找不到加工企业;而有心搞一些新产品的企业,又由于信息、款式和销路问题,使开发成本和风险加大,尝试的人日益减少。于是,多种纤维混纺面料,便成了中国面料业的一块心病,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境界。  据业内人士介绍,其实多种纤维混纺面料所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印染后整理的制约。目前国内印染企业,对三种纤维成分以上的混纺面料,由于实践机会少,实际操作的品种简单,所以在工艺和技术上都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  纤维成分越复杂,其所形成面料的多组分的染色性能差异就越复杂。例如一款大豆纤维、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共混的面料,大豆纤维的染色温度要控制在90℃以下,氨纶的染色温度要控制在120℃以下,而涤纶的染色温度一般在120℃以上,所以许多企业认为产品不可染。其实,这种面料的关键,在于纺纱时混入的涤纶是一种差别化涤纶,叫做常温沸染阳离子涤纶,用了这种原料,则一切技术问题可迎刃而解。  由此看来,从我们出口面料的平均1.3种成分,发展到进口面料的平均5.6种成分,是中国面料业所必须面对的,一条不得不为之艰难奋斗的,也是任重道远的漫漫征程。源自: 中国纺织报
        
友情提示:回帖是一种美德,也是对楼主辛勤付出的尊重和支持!
  • A.出于对楼主的尊重以及版规要求,请礼貌回帖,请不要纯表情、灌水、重复内容刷屏和广告。
  • B.本论坛禁止发表一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言论。
  • C.本站所有帖子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帖子内容版权归属作者所有,如是转贴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其他单位或个人在使用或转载帖子内容时须征得帖子原作者的同意或注明内容原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02

帖子

2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1
发表于 2004-12-27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条已经有很多改善了,现在出现一种新纤维一般是工厂搞实际纺纱生产和工艺,而研究机构搞基本理化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贸论坛

GMT+8, 2024-6-1 08:15 , Processed in 0.09466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23 外贸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