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以免费发布合法广告和外链的外贸论坛

外贸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回复: 5

如果货币战帷幕启动,中国真正的胜算何在?

[复制链接]

15

主题

82

帖子

2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5
发表于 2010-10-10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文写的比较透彻,因而转载于此,与SOHO们分享一下。
作者:周炯然 2010-10-09 23:13:31 发表于:博客中国
本来,从总体战略、发展趋势上来看,人民币升值应该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因为中国必然要走进世界一体化,必然要提升人民币的硬度和世界货币的地位,必然要通过人民币升值而深化产业结构和企业改革,必然要抓住机会尽早地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做好资源储备和环境优化,也需要以人民币增值为机遇而加强民间国际交流、文化交流,扩大出国旅游,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但是,从现实来看,中国又难以承受人民币升值后的直接压力。
压力来自哪里?来自国际社会,包括欧洲、日本,但最直接、最重要的是来自美国。
或许,这就是国际社会沸沸扬扬的“货币战”启动帷幕的信号吧?
最近,美国众议院以348票对79票的大比例通过了惩罚中国的法案,理由是中国低估人民币汇率,损害了美国制造商和出口商的竞争力。中国方面迅速做出回应,指出该法案“不符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并认为该法案称是美国“不断升级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新举措”。中国商务部一位发言人通过官方媒体发布声明:“中方从未以低估人民币汇率的方法来获取竞争优势。”
美国众议院所通过的这项法案,前景如何?难说。如果要生效,还需要得到参议院的通过,然后还须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签署。考虑到中国和美国经济上的严重互赖,奥巴马签署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该法案生效,不仅是货币战问题,而且使中美关系全面滑坡,双方绝无赢家。
既然这个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还需要博弈,那就博吧!但愿中方博弈的水平高一点。
但是,如果以所谓国际“货币战”而遮蔽内在的问题,货币战就成了一种烟幕,进而就成了一场中国最终损失惨重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仅仅从国家关系角度来看待人民币升值问题,不仅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可能误入歧途。
第一,人民币升值为什么难以有效抑制国内通胀?
屡有国内专家讨论指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老百姓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能有好处。中国所需要的能源、粮食等重要进口商品以美元标价,人民币升值使石油、大豆等价格下降,联动效应还会使其他物价得到抑制,总体上缓解通胀。
问题在于:中国是有外汇管制的!仅此一条,就是人民币升值与国内抑制通胀之间没有了“对冲”关系,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可以并行不悖。也就是说,人民币总体上没有充分走入国际循环,从金融市场的意义上来看,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是有阻隔的,因而不能用一般的市场规律来观察国内币值、物价问题。这是两回事。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国内人民购买力普遍严重偏低,使得中国总体上难以走出“过剩经济”。中国之所以“过剩经济”,并不是真的物资“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也就是相对于人民购买力而言是过剩。问题的实质在于,中国贫富差距过大,国富民穷,所以需要一定的平衡。而这种公正、平等的实现,是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在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之前,“平衡”靠某种补贴,补贴就要印钞,印钞就要贬值。中国的印钞,是一种不受法律、决策程序及公民监督约束的行为,所以,必须看到中国国家银行的“政治功能”。还有,贫富差距的严重超标导致了“消费鸿沟”,可是“消费鸿沟”却绝不等于“物价鸿沟”。即:富人们的消费欲望并不“疲软”,他们的超级购买力虽然集中在高档消费品,但可以充分发挥提拉物价的功能。尤其是房地产炒作,权贵们有着“投资型消费”或“资产经营”的特权,而百姓却没有这样的权利和机会,只要看一看所有权贵的房产持有就可以明白。这正是广大百姓虽然在令人咋舌的高档物价面前退避三舍,却发现生活必需品价格与日俱增的原因之一。
第二,中国社会为什么对人民币升值承受力那么低?
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中,第二驾马车严重疲软。投资这驾马车不喜欢人民币升值,因为升值会导致大量资金向国外投资,而国内“投资拉动”的作用是政府所必须千方百计来反复使用的,况且其中很重要的是拉动就业。第三驾马车更是严重制约了人民币升值。第二驾马车长期疲软使出口这驾马车成为主力,而我们的出口企业基本上是打工企业、技能型企业。由于创新能力地下,自主知识产权贫乏,所以出口企业集中于低端产业;或集中于高端产业的低端部位,利润空间小,工人待遇低,但这种企业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就业岗位。本来就是“两个低廉”(劳动力价格低廉、价格低廉)而维系的出口企业,一旦人民币升值,产品提价,丧失市场和竞争力,进一步降低工人收入以及裁员势所难免。
据统计,绝大部分出口企业所能程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在5%以内,其中将近半数承受力在2%以下。所以,如果人民币汇率按照美国议员们所说的上升20%,大部分中小型制造企业将直接倒闭,尚能生存的企业也必然大量裁员,下岗失业劳工可能过亿。
所以,人民币升值严峻挑战了中国社会:一是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二是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失业救济、贫困人口生活保障等等的严重缺失;三是从资源配置到收入分配方面的严重不公平。由此可见,美国议员们的确“饱汉不知饿汉饥”。但我们必须指出的是:美国和中国的“承受起点”或“承受标尺”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失业率稍有下降就大呼小叫;他们的“贫困线”就在危机当中也相当于中国的中等富裕水平。这些可能会令我们气愤,但更需要我们清醒和反思。
三.中国金融结构为什么决不能容人民币升值?
本来,从金融的意义上来看,人民币升值应该是好事,首先中国金融地位提高,发言权肯定增强,继而中国外债压力减少,还有就是一些依赖进口的上游资源(石油占一大块)价格降低,等等。可是,为什么我们政府坚决反对人民币增值呢?除了前面的原因以外,还有一条,那就是我们手里的美元外汇太多了,人民币的升值就意味着手里美元的贬值,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可能。这也是中国政府难以承受的。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7月15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2009年6月末时,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316万亿美元。如果按照美国议员们的意愿,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升值2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4000万亿元!同时,外汇储备的汇率变动,会产生多方面的震荡型影响。
这里,深入的思考是必须的:我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美元储备?到底用来做什么?引进外资、扩大外汇储备,在改革开放之初是有功劳的。但是,大约近20年了,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在内部结构不良的情况下高度依赖出口,成了“外向依赖”,于是不得不越来越多地购买美国不断贬值的国债,据有关人士估计,中国外汇储备一个月就会蒸发357亿美元。长期的贸易顺差,主要是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可是他们待遇低廉,在医疗保健、养老保险、子女上学、休闲娱乐等等方面应有的待遇和保障严重缺失,中国民众和子孙后代应该享有的资源环境付出惨重代价。——这就是中国作为美国债主、储备大量外汇的主要来源。而国内民众越是购买力低下,内需疲软,外向型依赖越是强化。
当然,大量外汇储备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主要并不是看它是否缩水蒸发,而是看它的用途。众所周知,目前世界和国内的局势表明:用于环境是最为关键的,用于资源(购买与保护等等)是最有价值的,用于教育是最为长远的,用于民生是最为迫切的。但是,这些需要财政的公开透明,需要决策的科学合法,需要体制的文明健康。看一看:遍地崛起的豪华奢侈的政府机关大楼,愈演愈烈的公款消费和贪污腐败,华而不实的大典、奥运、世博、亚运,为政绩和升迁服务的形象工程、填海造田、各级政府寅吃卯粮、遗祸子孙的种种短期行为……,就应该知道,大量外汇储备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们需要外交和经贸上的国际博弈,但更需要的是实质上提升与发展中国。
我们需要考虑“中国利益”,但更需要的是真正负责任地考虑“中国人民的利益”!
否则,无论是货币战,还是贸易战、外交战、法律战……所有的博弈中国都最终不会赢得主动权。因为,一切工具理性的算计,最终必须受到价值理性的检验——只有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胜利,才是有底气的胜利、有意义的胜利。
        
友情提示:回帖是一种美德,也是对楼主辛勤付出的尊重和支持!
  • A.出于对楼主的尊重以及版规要求,请礼貌回帖,请不要纯表情、灌水、重复内容刷屏和广告。
  • B.本论坛禁止发表一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言论。
  • C.本站所有帖子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帖子内容版权归属作者所有,如是转贴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其他单位或个人在使用或转载帖子内容时须征得帖子原作者的同意或注明内容原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

帖子

19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发表于 2010-10-10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废话连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帖子

7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73
发表于 2010-10-12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RMB升了吗? 俺怎么觉的兜里的钞票越来越不值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110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10
发表于 2010-10-13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长了见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9

帖子

12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27
发表于 2010-11-25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有一些文章将物价飙升转移到‘游资身上,感觉有避重就轻嫌疑。本来就是通货膨胀,承认就行了,何必这么遮掩呢,游资炒作是部分产品的,没有蔓延到大部分。但这次涨价是大部分的。而且有些涨了又涨,感觉有些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8

帖子

15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59
发表于 2010-11-26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贸论坛

GMT+8, 2024-6-5 22:01 , Processed in 0.11828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23 外贸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